十三:策劃風險控制的要求和原則
在策劃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方案時要做到全面、細致,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風險控制方案,風險控制應遵循以下原則:
1、方案應可以有效消除或減少危害;十四: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準備
1.風險分析
(1)確定危險目標:
根據本單位生產、使用、儲存化學危險物品的品種、數量、危險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,確定應急救援目標,按危險性的大小依次排為1號目標、2號目標、3號目標等。
(2)對每個已確定的危險目標要列出清單,逐一作出危險性的評估,即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,可能對周圍環境帶來的危害及范圍。預測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途徑,如誤操作、設備失修、腐蝕、工藝失控、物料不純、泄漏等,以便制定防范措施。對一些事故發生概率較低,但預期后果特別嚴重的重大風險應進行定量化風險評估。
(3)依據不同化學物質的理化特性和毒性以及儲存量的大小,確定有可能影響的區域和人員,及時制定應急方案,確定人員疏散范圍。
2.應急設備設施
化學事故應急救援設備應包括氣防裝備、消防設備、洗消設備等,此外,還應針對不同的危險化學品配備相應的急救設備和藥品,一般應配備急救箱、便攜式氧氣瓶、沖洗設施、霧化吸入器、救護車、單架等,針對不同危險化學品還應準備專門的急救藥品,例如氨中毒導致的肺水腫應用二甲基硅油作為消泡劑效果較好。
3.應急培訓
人在緊急狀況下的思維和反應往往比正常狀況下要遲鈍,這就需要我們強化應急救援的培訓工作,使大家熟悉應急救援的程序和步驟。
在組織應急培訓工作時,針對不同的人員,培訓的內容也應有所側重。對領導干部應急培訓的重點是增強應急管理意識,掌握相關應急預案,提高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理能力。而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的重點是熟悉企業應急預案,熟練掌握本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處置程序,增強安全生產和事故防范意識,提高事故隱患排查和應急處置、自救和互救的能力。此外還應該對社區和周邊人員進行宣傳,使周邊群眾更多地了解事故危害、如何避險和自救互救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