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部分
《SJ/T 11365-2006 電子信息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方法》
四十六、問:請解釋一下《檢測方法》與國家質檢總局先前出臺的部分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標準(SN標準、以及與目前正在起草的IEC62321標準之間的關系,以及這些標準的適用范圍。
答:《檢測方法》主要是配合國內的《管理辦法》的實施而制定的,它針對的主要是在國內銷售的電子信息產品及其部件。該標準的內容與IEC62321標準內容基本一致,經過了多家知名實驗室的試驗驗證與研究,證明是可行和可靠的。只要是在電子信息產品以及其構成材料方面使用,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和國際實驗室的管理標準進行,就可以獲得準確的結果。該檢測標準增加了規范性附錄《有害物質檢測過程中的機械拆分制樣方法》,而IEC標準上規定的是資料性附錄,且沒有嚴格規范拆分的目標與細節,需要用戶自己規定或判斷。目前IEC的標準尚未最后公布,無法立刻獲得使用。與IEC標準相比,《檢測方法》的內容進行了精簡和合并,章節減少為八章。至于與SN標準相比,SN標準內容上更簡單些,結構上也不同,《檢測方法》包括了所有的相關方法的內容,而SN標準則分散為幾個標準,且主要是用于檢驗檢疫系統進出口檢測使用。企業可以視以上情況選擇使用,一般情況下,各方法之間所獲得的結果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異。
四十七、問:測汞儀用于汞的測試證明有很好的結果,在檢測方法標準中為何不寫入?
答:第七章中規定的AFS方法就是測汞儀的原理,測汞儀僅是一個通俗的說法。另外,本標準也不排除其他精確方法的使用。